11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全區“百日攻堅戰”打響以來,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通過組織實施林業優新樹種引種馴化繁育項目、舉辦生態護林員管理培訓班、組建科技服務團提供技術培訓等方式,助推林業科技推廣展現新優勢,全力提升全區生態護林員管理水平。
為服務打好黃河“幾字彎”寧夏攻堅戰,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實施以草原恢復、生態經濟林樹種為方向的林業優新樹種引種馴化繁育項目。其中,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寧夏南部山區適生林木良種育苗造林技術示范推廣年度建設任務已提前完成。該項目通過播種和移植繁育苗木30萬余株,完成科技示范造林500多畝,輻射推廣造林1000余畝,有效提高了寧南土石山區困難立地造林成活率,精準提升了造林質量。
寧夏南部山區適生林木良種育苗造林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苗木移植現場。
此外,自治區財政林業優新樹種引種馴化繁育項目——寧夏中部干旱區林業優新樹種生產性試驗在中部干旱區開展生產性試驗,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選優干旱區適宜優良樹種和配置栽培技術,選用的紫葉稠李、泓森槐、暴馬丁香等樹種在項目區生長表現良好,越冬保存率達到90%以上。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撰寫《林業優新樹種引種馴化在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發揮作用調研報告》,為林業引種馴化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為進一步提升全區生態護林員管理精細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舉辦了2024年全區生態護林員管理培訓班。同時,為扎實推進生態護林員庭院經濟林提質增效工作,總站投入幫扶資金9.2萬元,組建由8名黨員先鋒組成的科技服務團,手把手教22戶農戶解決技術難題。
2024年全區生態護林員管理培訓班培訓現場。
“我們將持續加快工作進展,全力沖刺四季度,為打贏‘百日攻堅戰’貢獻林草科技力量。”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寧夏日報記者 馬雨馨/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